尋餐提示:創(chuàng)業(yè)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 備案號:蜀ICP備2021016936號-3
版權所有:尋餐網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
尋餐網公眾號
尋餐網微博
近日,有消息稱,海底撈本周四(23日)將進行上市聆訊,初步定于9月10日上市。目前,海底撈官方尚未對此進行回應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近兩年,海底撈在食品安全方面飽受市場詬病,曾先后陷入“老鼠門”、“蒼蠅門”等。記者注意到,在海底撈最近兩個月的自查中,仍有不少門店暗藏食品安全隱患。
海底撈資料圖。中新經緯 閆淑鑫 攝
食品安全問題頻發(fā)
據海底撈官網,在最近兩個月對自家門店現(xiàn)場檢查及遠程監(jiān)控檢查的結果顯示,30家門店的部分行為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,包括食材過期、店內多個操作間有飛蟲、排煙管道老鼠出沒等。
其中,6月1日,海底撈杭州二店,水果間內,員工將一個哈密瓜掉地上,將水果撿起來后未進行手部清潔即繼續(xù)切水果,隨后又將之前掉地上未清洗的哈密瓜拿來使用;
6月14日,海底撈石家莊二店包間小料臺換下來的西瓜被收回了水果房內;
7月6日,海底撈無錫四店的1袋黑米已過期;
7月11日,海底撈武漢十一店,有一只老鼠從門店排煙管道跑進來;
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,海底撈曾一度因為食品安全問題陷入輿論旋渦。去年8月份,一篇調查報道,曝光了海底撈北京地區(qū)的兩家門店存在老鼠爬進食品柜、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等現(xiàn)象。
今年6月份,繼“老鼠門”后,海底撈又陷入了“蒼蠅門”。有消費者投訴,在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內的麻醬蘸料中發(fā)現(xiàn)了蒼蠅。
作為火鍋界的“老大哥”,海底撈的食品安全問題為何如此多發(fā)?8月20日,記者多次致電海底撈,均無人接聽。
海底撈店內。中新經緯 閆淑鑫 攝
都是瘋狂開店惹得禍?
記者了解到,近些年,海底撈可謂是開啟了瘋狂開店模式。
據海底撈5月17日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說明書,2017年,該公司營收總額106.37億元,溢利11.94億元;截至2017年底,門店數量達273家,且計劃2018年新增180-220家門店。
伴隨著擴張,海底撈現(xiàn)金流不斷走低,公司賬面現(xiàn)金已經從2016年的2.9億元下降到2017年的-6020萬元;流動負債卻由2015年的6040萬元增至2017年的11.56億元。據了解,海底撈IPO募集資金的15%擬用于還貸。
事實上,除巨額債務外,瘋狂開店背后還隱藏著多重隱患。
“首先就是食品安全問題,每一個單店都代表著一個‘定時炸彈’,單店開的越多,‘定時炸彈’就會越多。”中國食品產業(yè)分析師朱丹蓬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。
戰(zhàn)略定位專家、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徐雄俊也認為,食品安全問題是連鎖火鍋品牌高速擴張背后的一大隱憂,“店面一旦多了,管理體系如果不完善,就很容易出現(xiàn)一些食品安全問題。此外,店面增多會加大品牌對各個門店的口味、服務質量等問題的統(tǒng)一把控的難度。”徐雄俊向記者分析。
朱丹蓬曾指出,對于正值上市籌備期的海底撈來說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發(fā)生食品安全問題將為其帶來一定不利影響,在產業(yè)端和資本方也會有較大反響,此類問題讓海底撈在受金融機構的追捧和青睞等方面埋下了隱患。
“海底撈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,但品牌建設工作是不能停止的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海底撈需要對自身品牌以及門店管理能力不斷完善,以避免類似上述食品安全事件。”朱丹蓬表示。
徐雄俊認為,連鎖火鍋品牌在擴張的同時,應及時完善管理體系,做到標準流程化,同時加強對各門店員工的培訓,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,并嚴加管控。